1635汉风再起_第一二四章 发展中的教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四章 发展中的教育 (第4/8页)

多名师生兴高采烈地进入这座新建成的漂亮中学,结束了兴安没有中学的历史。此前,包括兴安在内的周边数个乡镇均归属于北边二十多公里的太康县(今澳洲弗兰克斯顿市)管辖,一直没有建立中学。以至于附近乡镇所有升入中学的学生,不得不长途跋涉至太康中学就读。

    1669年、1670年,连续两个移民季里,齐国先后从大明转运了五十余万难民。而位于汉洲南方的南都府,因为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也在两年时间里,被分配了四万多移民。

    南都府辖下部分乡镇在接纳了大量的人口,并扩充了更多的村屯和定居点后,不论是管辖区域,还是建制人口规模,都已符合建县标准。而兴安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去年六月顺势成立。按照内阁教育部的指导规定,每个县必须配备一所中级学堂,以为国家培养初级人才。遂于去年申请建校资金,并很快获批,然后在不到十六个月的时间里,就建起了这座初级中学校。

    在齐国,法令规定所有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须入读就近的乡镇基础小学堂,修业四年后,继续入读初级中学,学制两年。完成义务教育后,初级中学结业的学生会通过考试和挑选,优秀者升入高级中学,其余学生或就读各类技术培训学校,成为一名工人,或者回家务农,待年满十八岁后,政府将择地区予其授田。

    高级中学堂的学生在完成三年的学习后,会参加国内的十几所大学堂的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将获得进入大学堂的资格。

    齐国目前实行为期六年的强制初、中级教育,主要培养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