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九章 邀请 (第6/11页)
制作的那份热闹,愿意掏钱去欣赏和支持某些具备独特审美的小众电影了,国产文艺电影真正的发展机会,才算是到来了。 在此之前说别的,都没用。 哪怕是《红高粱》横扫了柏林,回国后又票房很高,也仅仅只是个例而已,不足参考,也不足效法。 所以一直以来,从李谦,到明湖文化的一众导演,乃至于演员,其实都不像国内的大氛围那样看重电影的奖项。 别说国内的,事实上连奥斯卡给《黑客帝国》的六项提名,以及最后拿到手的最佳剪辑和最佳配乐,李谦也不甚在意。 当然,自己去拿奖、追逐奖项,和到戛纳电影节这样全球知名的电影盛事去做评审团主席,负责评定奖项、给别人颁奖,这意义和概念,显然都不是一码事。 如果李谦没记错的话,截止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电影人里,目前最厉害的秦渭,曾经担任过一次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一次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成员,另外担任过一次东京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这是中国电影人公认的电影大师截至到现在的段位。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旦李谦成为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的主席,他的全球电影界的地位、在国内电影圈的地位,他接下来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都将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质变级别的拔高。 从此之后,哪怕是在再怎么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内,也什么人够资格在舆论又或奖项上给他设置什么障碍了。 这对李谦自己,对明湖文化未来在国内的发展,显然都是益处极大的。 于是,齐洁忍不住说:“去吧!反正公司这边你不用担心,《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