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_第一二九章 邀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九章 邀请 (第5/11页)

不够资格去评审艺术电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比起来,欧洲三大电影节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权变,就比国内要来得痛快得多——哪怕是到了今天,李谦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证明了自己,但在国内拿到的奖项认可,却仍旧有限。

    2004年年初的时候,李谦和鹿灵犀、秦晶晶、朱强、韩顺章他们约好了一起去老校长家里拜年,老校长就说,羊城电影节今年又邀请了他担任评委会主席,但他推辞了,并大力推荐李谦,说应该让这帮年轻锐气又有才华的年轻人去主导国内电影节的审美趣味了,但是最终,这个提议被否定了。

    倒没说不够水平,理由是,李谦还太年轻了,再晚几年再说。

    说起这事儿,老爷子一脸惋惜和无奈。

    当然,李谦倒是觉得无所谓,反正羊城电影节那里,李谦自己的电影都懒得送过去参加,这个评委会主席,做不做的,都没多大意思。

    而事实上,除了当初《红高粱》去柏林参展,而金汉也曾一度执着地追求艺术电影的奖项认可之外,包括李谦,也包括整个明湖文化,从影视部的创业之初,就一直都是坚定地走在商业电影的路子上的。

    因为在李谦看来,衣食足始知荣辱,国内那么大一个电影市场,要是拍不出观众们喜欢的电影,反而放开大市场让好莱坞的占领,自己只是去埋头追求什么所谓的电影艺术,那才真的是舍本逐末了。

    先把电影市场占住,把电影市场培育起来,把华语电影培育起来,等到市场大了,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开始脱离了单纯的就喜欢看商业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