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68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83节 (第2/8页)

坚,从长安调将校补入灵州军。

    这时候,外间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李渊神色一紧,进来的是秦王李世民与门下省侍中陈叔达。

    “父亲,灵州军报。”李世民正色道:“都布可汗携大军已抵达贺兰山脚。”

    李善呃了声,贺兰这个词汇还是自己发明的呢,汉名应该是怀远,但在灵州大捷之后,连李世民也称贺兰了。

    “兵力多少?”

    “至少十万之众。”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灵州(上)

    灵武县之南十里处,坐在骏马上的张仲坚回首眺望,县城的城墙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内了,他知道,更远处,突厥骑兵将如蔽日乌云一般滚滚而来。

    “郡公,启程吧。”

    开口的是不久前上任的灵州道行军长史黄门侍郎唐俭,张仲坚沉默的转回头,跟着大队驱马南下,身前身后,多有来回奔驰不停的唐骑。

    张仲坚前隋入军,奋战十余载,在遇见李善之前不过是个小小军头,不管是在谁的麾下都难以晋升,一方面是因为出身微末,偏偏又是江南人氏,在北地没有人脉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其长相丑陋。

    呃,尉迟恭长的也不行,但人家出身名门,尉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百年间族中多有建功封爵者。

    这么多年来,张仲坚一直盼着能手掌大军,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也的确等到了,在李药师与李怀仁之间,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以至于现在处掌四万余大军的灵州军主帅。

    但张仲坚心里很清楚,自己能够出任主帅,很大程度上是因缘际会,自己的资历、战功都并不能服众,特别是在前段时间朝廷从十二卫体系抽调将领北上之后,要不是莒国公唐俭屡屡居中调和,并且支持自己,只怕军心不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