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83节 (第1/8页)
倒是如果突厥能突袭攻破芦子关,就能从延州的中路一直杀下去,越过肤施,攻入鄜州,虽然因为子午岭等一系列的山脉难以继续南下,但距离长安不远,给长安造就的压力就大了。 李靖在心里反复盘点,情报不明,此时不宜擅动,当以静制动,他也在心里揣测,都说魏嗣王李怀仁擅识人,张仲坚到底能不能承担重任呢? 这个疑问,其实也存在于长安城内的李渊、李世民的心里,甚至于李善本人也有些惴惴不安……毕竟李靖、苏定方是历史人物,而虬髯客是小说角色。 临湖殿内,面对李渊的询问,李善很是无奈。 “伯父,若是小侄言广陵郡公必不至败北,他日真的败北,陛下只怕要觉得臣有私心。”李善觉得自己挺委屈的,“若是小侄言广陵郡公难以守御灵州,只怕陛下还是觉得臣的错……” 饶是李渊心里烦闷,也被这话逗的笑出声了,伯父、陛下,小侄、臣……切换自如啊。 其实李渊也知道这不是李善的错,李善、苏定方两任灵州道行军总管自请回京,大量的军中大将要么调回长安,要么转入延州道,当时也只有李善亲卫出身,在泾州一战独领前军,并且在原州战事、灵州大战均有大功的张仲坚能勉强掌控灵州军。 避暑仁智宫的时候,李渊曾经考虑过在易储之后,调任城王李道宗出任灵州道行军总管,总领关内道西北军权,但没奈何杨文干谋逆打乱了节奏。 而李善刚刚立下救驾大功,李渊也不好立即将张仲坚调回长安,毕竟之前李善、苏定方连续弃职以表明心迹。 但没想到都布可汗、突利可汗会盟,突厥内乱得到了平息,突厥即将南侵,在这时候临阵换帅……风险太大了,李渊与李世民商议良久,才决定留用张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