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六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 (第8/9页)
是骂六部、骂内阁、骂司礼监、骂皇帝。 而御史们,甚至会指着皇帝的鼻子骂,若是把皇帝骂生气了,皇帝一顿廷杖,这御史的名声反而更大了。 执行到地方后,各地巡抚会在地方巡抚查看政令的执行,监察百官是他们的职责,如果巡抚包庇,还有巡按御史,巡抚和巡按是一样职责两套班子,都有直达天听上奏皇帝的权力。 若是巡抚和巡按与地方势力,沆瀣一气,不肯好好监察。 大明但凡是个有品秩的官员,都可上书朝廷,上奏言事,这叫公车上书言事。 大明有骨气的读书人还是有的,肯抬着棺材上谏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嘉靖四十四年,海瑞写出大名鼎鼎的《治安疏》,指着嘉靖老道士的鼻子骂嘉靖是:嘉靖嘉靖,家家皆净无财用的时候,海瑞只是大明朝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正六品,不照样骂了皇帝? 嘉靖皇帝只说了一句,他要做比干,朕还不是商纣王呢,但还是把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最终也没把海瑞杀了。 因为海瑞骂得对,这就是让嘉靖最最最难受的地方了,海瑞在骂他,因为海瑞骂得对,嘉靖就不能杀他。 大明的制度设计,用一句话去总结,就是众目睽睽,自我纠错。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从制度上兜住了皇帝的下限,但是碰到稽戾王那种千古昏主,那用什么制度也兜不住。 这个制度并不完美,但已经是大明多番斗争下来,最好的结果了。 这个制度最可怕的问题就在于:一旦皇帝本人,不再处理政务,那大明这一整套制度,就会立刻完全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