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小饭馆[美食]_乡间小饭馆[美食] 第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乡间小饭馆[美食] 第72节 (第2/7页)



    晚上九点二十,袁如珠看了下单子,指挥帮厨们快速备菜。

    十点多,最后一单结束,袁如珠松气。九点钟打烊,但基本上要十点多才能做完打烊前的单子,着实很累,袁如珠转了转脖子,瘫坐下来。

    一觉睡到八点半,袁如珠起床后一如既往去锻炼,锻炼回来,见小夏小秋在玩滑板车,她想起昨天幺姨爹给她买的滑板,她失笑,没想到幺姨爹还会给她买滑板车。她已经过了玩滑板车的年纪了,虽然她才十六岁。但她心理年龄已经不止十六了。

    “面剂子好了吧?”袁如珠擦干身上的汗水,进入灶屋。吴桂芳在洗菜,听到袁如珠的话,她侧过脸,说:“差不多了。”

    袁如珠卷袖系围裙,开始做饺饼筒。中元节时,人们不仅会吃鸭,还会吃饺饼筒。昨天中元节,早上袁如珠做了饺饼筒,小夏小秋没吃够,今天早上还想吃,所以今早她还准备做饺饼筒吃。

    饺饼筒又叫食饼筒,米筒,济公卷饼等,是某些地区中元节特有的传统小吃。饺饼筒与春卷和春饼很相似,饺饼筒的皮和春卷很像,是直接在guntang的鏊上摊出来的,但比春卷皮要大,要薄。

    关于饺饼筒的来历,很多人认为饺饼筒是济公所创,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饺饼筒要做得好吃,面皮的制作至关重要,饺饼的饼皮要薄,柔,韧,因而十分考验揉面的功力。

    揉面是个技术活,摊面皮皮也是个技术活,摊面皮的火候要把握的十分精准,火候轻了,面皮显生,火候老了,面皮就不嫩了。

    袁如珠摊面皮的动作十分老练娴熟,一张张面皮在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