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二四章 发展中的教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四章 发展中的教育 (第8/8页)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为后续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提供大量具有初步文化知识的工人,为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培育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持续三十年的义务教育,齐国民众的识字率已提升至40%左右,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齐国子民,基本上都可以达到熟练读写和简单计算的能力。而这种教育成果,可比欧洲那些只会读写《圣经》的教徒,要强出太多。

    在工业化的最初阶段,识字和算术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有限,提高这些方面的人力资本对劳动者生产率的影响也很有限。虽然部分工匠和行政文员等部分劳动者需要掌握阅读和基本算术能力,工场中的大部分cao作还是可以由目不识丁的工人顺利完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但到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机械越来越复杂,工序也越来越多,一些新兴产业部门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便显著提升。自此之后,满足工业化对劳动者识字与算术能力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提升其机械cao作技能,便成为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目标(如教育、培训、技能和健康等)。

    于此,齐国的教育,依旧任重而道远。

    注释(1)世界上最早的大学是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是一所坐落在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首府博洛尼亚的国际顶尖综合性大学,创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世界上广泛公认的、拥有完整大学体系并发展的第一所大学,被誉为“世界大学之母”。

    (本章完)重庆老Q的1635汉风再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