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节 (第6/6页)
,读可兰经,汉家风韵荡然无存,叛乱不止。 即便这么多年以来,朱元璋不断迁移人口前往河西也无济于事。 迁移一万人过去,逃亡六千人回来,直至今日,汉人连当地人口的一半都占据不到,因为甘肃还吸纳了不断南逃的蒙古人。 这样的民族环境,加上青海地区不断袭击边塞的西番人,河西走廊可以说是岌岌可危。 正因如此,朱元璋才准备册封肃王朱楧镇守西北。 在傅友德的书中,他记录了他与冯胜的谈话。 冯胜认为,想要利用河西来进攻北边的北虏,必须要让当地百姓数量增加到百万才有可能实现,而攻打西域则是需要更多人口作为支撑。 眼下的人口数量,河西之地的情况十分尴尬,留下来耗费物资,不留下来就扩大了北虏游牧范围。 傅友德则是认为甘肃必须死守,只要皇帝鼓励移民,让甘肃能够自给自足,那甘肃就能作为跳板进攻西域,然后从大宁、西域、东胜三路出兵,截断北虏西逃的道路,逐步将北虏的活动范围压缩到岭北以北。 在朱高煦看来,二人的话都没有错,只不过从历史来看,甘肃这块地方确实留不住移民,哪怕到明末那种人口一到两亿的时期,甘肃人口也不会高过三百万。 二百七十多年才让甘肃人口增长到三百万,可见向此地移民到底有多困难。 不过从书里来看,朱高煦还看到了明军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从洪武元年开始,卫所军户就有不断逃籍者。 从他往王瑄二人口中了解来看,明初军户待遇可以说很好了,为何会有那么多南逃的军户。 不了解这个问题,朱高煦就没办法安心回北边…… 第51章 孜孜不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