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前言:让我们一同见证一段英雄征程 (第4/6页)
他的路。而我,负责记录他的足迹,你们则欣赏他的旅程……就像是一场真人秀。 这些是和什么数据流没关系的,有没有数据流,他都是陈英雄,那个既讨人喜欢,也可能让人皱眉头的陈英雄。 当我写到他第一次代表一线队出场职业联赛的时候,给编辑看。 编辑皮卡丘看完之后表示对这个人物非常喜欢,然后他问我:“你觉得现在还担心写成第二个托尼·唐恩吗?” 这是我之前的担心,我总怕性格相近的主角会让人觉得我在写托尼·唐恩第二,或者托尼·唐恩的球员版。 但是当时我回答他:“一点也不担心了。” 因为我已经找到了写这个人物的感觉,我感到我写出来的陈英雄是一个活生生的十八岁男孩子,而不是中年大叔。 陈英雄这个人,已经开始有了点生气,有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独特的那些东西了…… 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么一个人,也喜欢由他所创造出来的故事。 ※※※ 说说“数据流”吧。 我之前说这是“伪·数据流”,是因为一方面核心是人物塑造,这是恒古不变的我的特点。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不想把这本书写成通篇都是数字,就像网游小说那样动不动就列举大量数字设定的东西。关键还是要看故事,看人物。 数据流只是一个手段,但如果把重心偏向数据流本身的话,就本末倒置了。我写的不是数字,不是升级系统。再高明的系统,在严谨的数据设定也要为人服务,为故事情节服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