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 第44节 (第6/7页)
思来想去,唐刺史决定先慎重的去请了不少建筑方面的能工巧匠,把这份新桥修建计划拿给这些人分析。 工匠们挨在一起,边看边做一番商讨,之后才谨慎的回复唐刺史:“若将桥墩做成船型,确实有利于分散湍急的河流或海潮的冲击。生蚝长于礁石上,又需得人持尖刀,用力才能将其撬下。” “那按你们所说,这桥能造?”唐刺史眼睛一亮。 然这等大事,工匠们哪敢轻易作保,便又道这生蚝造桥的法子在理论上是能行的,但还未曾有人试过。最终实际效果能如何,他们也无法预估。 唐刺史只得又去找心腹商议,还叹气道:“桥我是想修建的,若此桥真能成,安南和府城相连,往来便甚为便利!” 交通一便利,到时候往来两地的商贾更多,好的又何止是安南,府城的经济同样也被带动起来。 唐刺史想要升迁,对修建新桥动心。那么跟他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心腹,又如何能不动心? 心腹这时便道:“那位韩状元郎不是还言道,修建新桥,安南可出修建三成?大人,想来他定是对此事有足够的把握。” 唐刺史闻言,心头一动。 他都差点忘记,韩彻还在文书上还曾写到,此次修桥,安南那边愿意修建三成。只为桥梁能更早修建好,方便两地百姓的生活往来。 这占据的三成的修桥比例足以向人证明,韩彻对修建新桥的信心。 想到这,唐刺史心中顿时松快起来,言道:“韩彻大才啊!” 如今的安南对于整个裕州来讲,已经是辖下税收缴纳仅次于府城的县城。倒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