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 (第4/4页)
但现在这首词,应得又是什么景呢? 当晚张洋拿着那首词反复的看了好多遍, 最后也没搞明白少年留了这首诗到底是什么用意。张洋夜里睡不着觉,半夜起来刷少年朋友圈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 于是拖鞋都没顾上穿,赤着脚就跑到了厨房,果然在放面条的抽屉里又发现了一张纸。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 碧云归去任无踪……” 张洋读到一半,下意识伸手抹了一把脸。是他过度解读了吗?这是一首……寄托相思的情诗吧?怕自己想多了,张洋还特意去诗词网搜索了一下这首词的赏析,柳永的, 全文注释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句“情意绵绵,思绪翩翩”! 曲溪,这是什么意思? 张洋拿着手里的词,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接着,他又在曲溪的衣柜里找到了第三首。 这次是李商隐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剪烛夜话……曲溪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洋把找到的三幅字摆在桌上看了一整宿,怎么看怎么觉得其中定有深意。 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表明心意吗? 曲溪什么时候对自己有心意的?为什么他从来没感觉到? 不对,肯定是自己想多了。 不对,这太明显了,不可能是想多了。 张洋对着三幅字研究了一夜的结果就是,曲溪写字的时候应该石膏还没拆,能看得出腕力比较虚浮。也就是说,在走之前数日,少年就将这些字提前写好了,然后临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