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6 (第3/4页)
为生活所累,可不是为了让谁出去攀比的。” 大老爷看看两个兄弟,恭声应是:“父亲放心,儿子们定牢记父亲教诲。” 三人上前领了银票。 老太公又道:“你们三个老了,跟我一样不用再去官场折腾,晋文晋礼晋书都四十多了,这辈子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倒是晋堂跟宁勤你们你个,如果想读书考进士,便努力三年,你们年纪小,还来得及谋划前程。如果不想埋头苦读,赵允廷父子可以替你们安排差事,你们是怎么想的?” 十四岁的宁晋堂最先开口:“孙儿三年后参加春闱。” 老太公点点头,宁家能否兴起,他现在也就指望小孙子了。 重孙这辈,大房这边的宁勤宁俭表示愿意直接当差,宁正跟二房的宁德都小些,都想靠自己,决定三年后跟小叔一起参加春闱。 人各有志,老太公并未干涉几个重孙的选择,他老了,管也管不了。见所有事情都商量好了,他走到众人身前,指着祖宗牌位道:“好,现在你们领了赵家的银子,也受了赵家的恩惠,那么从今日起,赵、宁两家只是姻亲,再无恩怨,日后再有人拿当年之事指责赵家,教唆宁家子弟寻仇,当家法处置,重则逐出家门。” 他肃容而立,不怒自威,大老爷领着众人跪了下去,“宁家子弟,谨遵此训。” 作者有话要说:人跟人之间就是这么现实,如果赵家也被打发到边关了,两家肯定会打起来,至少没这么容易讲和。现在赵家身处高位,宁家看淡的依然看淡,原本怨恨的拿了大便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