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 (第3/3页)
3岁。怡亲王弘晓今年22岁,諴亲王胤袐今年28岁。三人已经是和硕亲王了,的确称得上是少年得志。 “那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少年得志,为什么敢自大?”黄令曼又问道。 这问题的答案不是显而易见——因为他们是和硕亲王呀! 和硕亲王是大清最高等级的爵位。 要是和硕亲王在大清朝都不能自大,那让其他人怎么活呀! “是因为他们是和硕亲王……”永璠反应不慢,话还没说完,心里已经明白过来,黄令曼要的不是这个答案,而是这个答案更深一层的回答——为什么他们能在这个年纪当上和硕亲王? 这三人的爵位都是先帝给的。 为什么先帝会给这三人爵位? 是因为这三人,一个是先帝的弟弟,一个是先帝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先帝最信任的弟弟的嫡子,也就是先帝的侄儿。 至于功绩……那自然是半点没有。 纯粹就是投胎,投的好。 想了想,永璠看向黄令曼迟疑的说道:“额捏的意思是,让儿子讨得汗阿玛的欢心?”然后有一天也能如此。 虽然听上去永璠是答非所问,但黄令曼还是很欣慰,因为这代表着自己儿子不蠢,即便是没有想全,也想到了其中一个关键。 “这天底下谁不想讨皇上的欢心,你想,我也想,大家都想,那到底谁能得到皇上的欢心了?”黄令曼提点道。 永璠闻言皱眉,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还太难了些。 平心而论,弘历自己对上书房读书的皇子还算相对公平,他并没有刻意抬高谁,也没有刻意贬低谁。 谁在上书房表现优秀,弘历就夸奖谁,谁表现得不出色,弘历就批评谁,并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个人爱好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