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种田,农门长姐养家忙_第4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第3/3页)

坏了的村民交头接耳。

    “要不,我们还是交了吧?”

    “反正要交的。”

    “对啊,朝廷要做的哪一件事情没有做成?”

    “再僵下去,对我们没有好处。”

    “确实,正好现在有人收购物品,又不用花钱,过了这村可没那店。”

    众人讨论了一会,纷纷跑回家,生怕落后。

    大概过了一刻钟,李大海和顾瑾面前就堆满了物品。

    有用竹子编的竹筐,小木凳,烂的不能再烂的衣裳,破旧的洗澡盆,更有一些妇人采集的无患子,皂角等等。

    更离谱的,还有挑了两筐晒干的牛粪的。

    当然,也有一些村民的篮子里放的是鸡蛋,公鸡,公鸭什么的。

    王家村总共二十几户人家,没有交上赋税的有十一户。

    周国的税种有很多。

    老百姓第一交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户税。

    第二是土地税,有多少田产按比例收税。

    第三部分是“赋”。

    属于人头税。

    这个是按照家里的人口数量收税。

    在周国,不同年龄的人缴税的标准不同。

    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每人每年交二十五钱。

    十五岁以上的被看作成年人了,每人每年交一百五十钱。

    今年朝廷又多增加了一项徭役税。

    成年男子每人每年收三百钱。

    每一样税种看起来不多,但林林总总加起来,有的一户人家得交二两多银子。

    王村离利州虽然近,但资源匮乏。

    后面有座高山,不过林子里盗匪横行,根本没有人敢去。

    老百姓完全靠种地,种菜养殖鸡鸭赚点零钱。

    往年挣一点,攒一点,堪堪能交上赋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