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 (第3/4页)
样!” 再指着陈燕西:“小子,今天老娘放过你!” 等程珠怡踩着雷厉风行的步伐踏进一圈行李箱,为陈明寻找钱包时,陈燕西基本可以一缩脖子,做个人畜无害的吃瓜群众了。 片刻后,程珠怡在衣服堆里窸窸窣窣找了会儿,忽然抬头,“对了,老陈小陈!今晚张姐她家请吃饭,就以前咱们大院邻居。还记得不,后来搬家那个。” 陈明正给这次淘回来的黑胶唱片分类,悄悄塞几张给陈燕西。他囫囵答道:“是有点印象吧,多年没见了。之前你帮忙看房子那家人?” “可不是,”程珠怡说,“那家小孩儿以前跟阿燕玩得挺不错。” 陈燕西倒实诚:“我不记得了。” 确实是不记得。 毕竟老城大院已拆得七零八落,现代步伐鲸吞虎据,高楼拔地直上云宵,落后的泥淖小巷自然没有立锥之地。他记忆中本不多的大院生活,遥远得比英雄梦更不真实。 陈家是第一户搬走的,不因拆迁。陈氏老长辈去世后,陈明因才华横溢,混得不错,算是上世纪新一批现代艺术家。倒腾收藏品与出售画作,从此发迹。 程珠怡的原职是印刷厂会计,闲时接点私活,一家不愁吃穿。陈明捧回第一桶金,程珠怡脑子赚得快,乘着九十年代的炒股热,发迹那点小钱便利滚利,滚雪球似的,愈来愈大,愈来愈多。 搞得陈燕西一直不明白,自家为什么要搬出大院。 人往高处走,有钱啦,好日子就在前头,谁还会留在大杂院呢。 这是程珠怡的原话。 而陈燕西始终记得,小时倾盆大雨后,有彩虹满轮。九三年一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