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88节 (第1/9页)
“下官年岁尚浅……” “非仅因魏嗣王。”张士贵解释道:“德谋掌代县数载,于国有功,又曾随魏嗣王出塞击胡,去岁掌百泉,打理大军辎重,亦有功劳。” 皇甫忠投来羡慕嫉妒的视线,早就听闻这位陇西李氏丹阳房子弟与魏嗣王是至交好友,出仕至今不过数载,居然能出任中州长史,升迁之速,令人咋舌。 李楷不知道长安的局势,心想回头去信问问李善,话题一转问起灵州战局,听皇甫忠提及稽胡,想了想后开口道:“若张三郎能坚守鸣沙,刘女匿成或不敢叛。” 张士贵略为愕然,但随即就反应过来了,点头道:“魏嗣王威名远播塞外,可止小儿夜啼,刘女匿成亦是他手下败将。” 这是婉转一点的说法,李善在大唐是以怀仁举义闻名的,但在草原上是以杀戮闻名的……李楷亲眼目睹李善在雁门关外堆垒京观,也亲眼目睹李善在苍头河畔杀俘。 如果突厥攻破鸣沙大营,力承绝不叛唐的刘女匿成也只能选择投降,但如果张仲坚能稳守鸣沙,刘女匿成选择叛变的话,胜了最好的结局也就是附庸突厥回草原,哪里有现在的日子自在? 而且张仲坚还是李善亲卫出身,麾下更多有魏嗣王一脉,搞不好稽胡要付出数千头颅对垒京观的代价,甚至有可能被族诛。 所以,刘女匿成力承绝不叛唐,这话基本上是扯淡,但在鸣沙大营尚在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张士贵心想,估摸着都布可汗也心里有数,若是灵州军败北,不用再派遣使者,刘女匿成也要率族人归降了。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