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6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49节 (第6/7页)

,更曾建言害殿下性命,难道能以忠立于朝中吗?”

    李世民陷入深思,而房玄龄试探问道:“怀仁的意思是……殿下当用其能?”

    “魏征其人,性情刚直,数度违逆进言。”李善朗声道:“殿下用之,其必进谏得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隋炀帝杨广不可谓无能,却出雁门被突厥所困,颜面扫尽,数伐高丽师出无功,长白山王薄以此而起,下江都不守其位,近谗喜佞,以至于国破身死。”

    “隋炀帝出雁门,攻高丽,下江都,门下乃至宰辅,无不附之,不敢进谏。”

    “殿下当引以为鉴。”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气,长身而起抓住李善的胳膊,“当年怀仁赴任代地,曾纵论古今大势,使孤如醍醐灌顶,为孤明心志,今日再论前隋事,使孤明了前路。”

    “还望殿下以前隋炀帝为镜,左而右之,正而反向,前而止步。”李善语气真挚,“后世史书当论,隋炀帝与殿下年少或有相仿,然登基后截然相反,前者国破身死,后者开创一代盛世。”

    李世民其实心里也隐隐有着这样的念头,但从来没有深层次的考虑过,更没有想过将自己与隋炀帝相较,听了这话后,断然道:“魏征必为孤所用!”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相互看了几眼后,都看向了凌敬……当年凌敬入天策府,实际上就是行使门下的职责,成为天策府最有权威的人物,这也差不多是凌敬日后在朝中要扮演的角色。

    换句话说,日后门下省两个侍中的位置,一个肯定是杜如晦,另一个就是凌敬。

    而现在李善却举荐了魏征。

    李善也发现了几人异样的眼神,笑道:“敢问殿下,自晋阳起兵以来,克明公可称得上功劳卓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