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93节 (第2/9页)
被散在了代州、忻州,甚至在苍头河一战之后被安置在并州、岚州等地,张仲坚、何流这些领兵将校也陆续入京,李善、刘世让、秦武通以及后来的李靖都竭力掺沙子,将大量将校安插在了马邑,但直到如今,马邑城内仍然有千余苑君璋旧部。 而马邑城内的苑君璋旧部中,只有席多一人身居高位,如今出任朔州长史,如果苑君璋旧部有异动的话,不太可能绕过席多。 显然,刘世让也不是个糊涂人,之前突厥攻马邑多日,有雁门关在,苑君璋旧部不会叛变,但如今雁门关失守,那些人的想法未必不会变化……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攀附强者是理所应当的。 深深的吸了口气,李世绩低声道:“如今只能聚集兵力,固守待援,只要能守上月余,突厥不可能不回返草原。” “你的意思是……”刘世让迟疑了会儿,伸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 “当年高满政守马邑,苑君璋如何破城?” 面对李世绩的反问,刘世让沉默片刻后重重的点头,那场战事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从头到尾都在代州,甚至就在雁门关,如何不知内情呢? 李高迁贸然出兵援马邑,途中被苑君璋、突厥联兵所袭,李高迁单骑遁逃,要不是李善赶到雁门关,并使阚陵接应,唐军险些全军覆没。 即使如此,也有数千唐军步卒被俘,后来这些俘虏成为了攻打马邑的主力,突厥不擅攻城,但这些被俘虏的唐军却是会的,最终高满政难以抵御,杜士远斩高满政头颅献城降了突厥。 李世绩的意思很明显,雁门关腹背受敌,淮阳王李道玄弃守雁门关,必定是南撤,骑兵还能逃得掉,只怕大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