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6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68节 (第7/9页)

官员疾步而来,“拜见韩国公。”

    “义琰来了。”庞玉笑道:“在长安与玄德见了一面,他正要回返魏州,倒是好快意。”

    “子当不言父过,父亲虽是为了城内百姓免遭战火,但终究失节。”李义琰显然很清楚庞玉召自己来见是为什么,径直道:“得魏嗣王维护,父亲才幸免被问罪,得以归乡。”

    李义琰与李善是同科进士,本就有交情,卢承基因为归乡守孝,李义琰被时任代州总管的李靖举荐,得以出任代州录事参军事,是代州佐官以下的实权人物。

    其实这也是李靖无可奈何的决定,代州上至门阀势族,下至军中士卒,因为李善都对其有着隐隐的排斥,李靖这才会重用与李善很有交情的李义琰。

    庞玉微微颔首,“听闻当年代地大战,便是贤侄率援兵赶至,才维持局势,驱逐突厥。”

    “是。”李义琰轻声道:“本已绝望,但满城青壮皆感激魏嗣王之恩德,踊跃而集,才得以疾驰而援。”

    只不过寒暄了两句,李义琰的每一次回复都带上了李善这个名字,这让庞玉既吃惊又感慨。

    略为沉吟片刻,庞玉也不再遮遮掩掩,“久闻李怀仁之名,还请贤侄细述。”

    李义琰也不隐瞒,他父亲李玄德已然来信,事实上两家是有姻亲关系的,姑臧房出自姑臧房,一个堂姑嫁给了庞玉的长子庞廓。

    “当年尚是邯郸郡王的李怀仁离开代州,宿老为其斟酒,大军向其俯首,自代国公药师伯父以下,数州大小官吏齐至送行。”李义琰轻声道:“至并州,太原郭家一位名士曾如此言语,马邑之归,雁门之固,代州之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