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60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唐峥嵘 第607节 (第7/9页)

将领,而是cao持朝政的臣子……跟着他来的,不管是东宫还是天策府的,都是一个类型的!

    这说明什么?

    当然是说明了,以陈叔达为首的这些文臣对凌烟阁也有着极度的渴望……你李怀仁居然建言陛下只列大将,那我们怎么办?

    这是兴师问罪来了!

    李善悲哀的发现,自己实在太忽略凌烟阁功臣榜对这个时代的人的吸引力了,这样名垂青史的机会……真的不多。

    而陈叔达、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王珪这些人所代表的是世家门阀中的另一股力量……不是每一家都能出李孟尝、郑仁泰、李药师这样的名将的,比如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更多是以经史传家。

    但在这个世家门阀大行于世的时代中,门阀与皇室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提防,又相互扶持的关系,在门阀内部,那些无法通过沙场建功立业的子弟也是需要类似“凌烟阁功臣榜”来维系自己的名望,以及直系后人的地位的。

    最关键的是,李善恍然大悟,社会的进步,始终推动着任何行业的细分化,虽然说历史上文武泾渭分明是从北宋开始的,虽然唐朝也有不少出将入相的名臣,但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了类似的苗头,五代十国武将跋扈祸乱天下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换句话说,汉朝是真的没有纯粹的文臣与武将的,但唐朝是有的……比如温彦博、杜如晦都被称为王佐之才,但让他们统率大军镇守一方,那是天方夜谭了。

    李善不由得琢磨,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弄出的那份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说不定灵感也的确是来自云台二十八将……毕竟太像太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