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节 (第6/7页)
工作人员,在高考改革,即考试之前就填报志愿的时代之前,就曾经干过扣下学生的录取通知书,然后cao作他人用假的身份证和迁居证明,拿着这个录取通知书,顶替了考上学生的名字,去上了相应的大学的事情。 不仅如此,这人到后面胆子还越来越大,最嚣张的一次直接在高考时组织了一次“集体”作弊:他预备要在答题卷送去扫描之前,更改两个考生答卷的姓名信息——即换卷子。 即便是对方所在的地方只是个偏远小县城,高考的种种制度设施还没有大城市那么完善,这波cao作也过于大胆了。 所以不出意外的,在偷偷潜入封存室的时候,这人被抓了。 案子刚出来的时候这消息几乎震惊全国:哪里来的神经病这么大胆? 这莫不是换种方式的“我想吃牢饭”的表达? 还是说小地方就如此能够藏污纳垢? 当时姜觅雪也刚刚初出茅庐,所在的支队恰好被调来一起调查跟进这个案子,原本对方被抓的时候证据非常确凿,只需要再拿一份口供,顺便调查清楚那两名要换成绩的考生的情况就行了。 总体来说行动步骤比较繁琐,但难度不算太大。 而姜觅雪在查看卷宗,研究他当时行动轨迹时,却觉得,他狂得有点过分了。 人虽然不是理性动物,但在排除精神疾病的前提下,基本的可能判断认知还是存在的——这人既然敢这么行动,必然是认为自己有成功的可能性的。 嫌疑人的这个认知是从哪里来? 心理学有个词叫做锚定效应[注],指的是人们作判断或者决定时,往往会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