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0 (第3/4页)
起C大附院的护士,处理抢救的反应和效率差了很多。赵彬这接近两个月没少磨合。因为不是平时熟悉的同事,在外做事又关乎医院的面子,他脾气都尽可能收着的,几乎没太大声跟护士们说话。但是这么重的缺氧病人,是这两个月第一次遇到,他一急起来,暴躁劲就压不住了。 “氧气!先接氧气!不要来了只想着抬病人上床,先把氧气拿来吸着!病人嘴唇都是发绀的了!低流量通气!这个状态有没有二氧化碳潴留都不清楚,怎么可能上来就开这么高的氧流量!心电监护仪准备好了没有?没上床你也要拿过来准备了!” 过来协助抢救的只有两个护士,都是藏族人,听他的汉语反应也慢一点,何况急起来时候,语速加快,更是反应不过来。这一通吼完,两人士手忙脚乱。她们是工作过几年的护士了,平时处理抢救算得上不错的,都是熟手,在医院里颇受科室器重的,被这么大呼小叫地吼着,还当着病人和家属面,都不太高兴。 顿珠倒是这两个月学到了不少,本身也是有经验的医生,早反应过来自己该干嘛,赵彬组织抢救,他就去向家属问了病史,这会儿已经问清楚大致情况回来跟赵彬汇报了:“病人是65岁老年男性,反复咳嗽、气促十多年了,每年这些症状发作可能有四五个月,三天前,家里人说他可能受了凉,气紧就加重了。今天起来,就喘不上气。他是常年抽自己做的叶子烟,每天要抽十多支。“ “受凉以后除了气紧加重,咳嗽呢?有没有咯痰?痰是什么颜色?量多不多?”赵彬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