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昊的平民生活_分卷阅读18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6 (第2/4页)

 姒昊让他们上报各自聚落的人口数目,老弱情况,虞苏执毛笔,在旁用木牍记下。这还是头目们第一次看到帝文,不由得心怀敬畏。

    获得各聚落的情况,姒昊将部分财物分赠给头目,让他们筹办酒饭,宴请百姓。

    在雒溪,姒昊仅用一旬不到的时间,让人们习惯了他的存在。数日后,他让百姓在溪头营建一处屋舍,在雒山下,建造一座冶炼作坊。

    屋舍建好,有高高的台基,宽敞的房间,除此外很朴实,这是姒昊和虞苏的房子。后来雒溪的人们称呼此屋为:帝屋,在帝屋四周分布的士卒房子,则被统称为帝营。

    虞苏将从昆戎带来的麦种分给平民,当地也种麦,但麦穗瘦小。

    冶炼作坊营建造好后,姒昊将雒溪的冶炼工都召集起来,勉强有五六人。姒昊带着这五六人,外加十数位学徒,在作坊里浇铸兵器。

    冬日,户外雪花飞舞,冶炼作坊里热气朝天,浇铸的工匠光着膀子。

    一个季节过去,溪畔的农田里,长上昆戎的麦苗,嫩绿的麦苗,压在薄雪之下。虞苏在帝屋里,跪坐在木案前书写,姒昊在他身旁,闲谈请妇人裁冬衣的事。虞苏边写边说不用他人代劳,由他来裁缝。姒昊的衣服,他想亲手制作,自己的衣服,倒是无所谓。

    两人正谈着,突然听到屋外车马辚辚声,姒昊朝窗外看去,见到是一辆规邑派来的马车。马车上有使者,使者手执符节,很好辨认。

    “阿昊,是谁?”虞苏搁下毛笔,抬起头来,他看到姒昊嘴角的笑容在扩大。姒昊笑答:“规邑的使者,看来派去昆戎的队伍带回消息了。”

    秋时,那支翻越天岂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