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_寒门之士[科举] 第9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寒门之士[科举] 第95节 (第6/7页)

些治水的方法他此前已经有了轮廓,但他并非专业人士,贸然向吴桂芳提出建议终归是不好的,他虽也承担着治河之责,但总体统筹的责任还在吴桂芳身上。

    写给吴桂芳的建议信,柳贺是斟酌了再斟酌,用词上要谨慎,猛夸一番漕台英明神武如何如何,但在具体建议上柳贺却一点也不客气,将自己的想法系数倾倒。

    至于吴桂芳是否接受,这就不是柳贺能够决定的了。

    人在官场,总有那么几分身不由己,在京城时是这般,到了扬州府也是如此,柳贺从词臣做到厘务官,总地来说,他还没有单独处理过一桩政务。

    当副手与当正印官毕竟是不同的。

    ……

    柳贺将书信交予吴桂芳后,吴桂芳也在与左右师爷商量此事。

    两位师爷一人出身南昌新建,是吴桂芳的老乡,另一人则出身绍兴府,在大明朝,绍兴师爷可谓赫赫有名,钱谷刑名无一不通,吴桂芳在嘉靖四十二年治理黄河时便听这两位师爷的建议,此次被张居正起用,他依旧带上了两位师爷。

    吴桂芳身边的胖师爷并不赞同柳贺的想法:“柳泽远所说看似有道理,但若不开新河,仅凭旧河,那水灾不还是如往常一般?”

    “且柳泽远

    提到,筑堤之事不能依靠老法,便依他所说,这遥堤、缕堤、格堤与月堤的建造是否真如此有用,前人从未尝试过,他又如何知有用?”

    “东翁。”瘦师爷道,“唐时已有诗云,广水遥堤利物功,此遥堤前人已有尝试,倒也并非这柳泽远妄想出的。”

    “这柳泽远既敢写下这封治河疏,其中恐怕还是有几分道理的。”瘦师爷看向吴桂芳,“学生在京中曾听人言,说这柳泽远作文章最是谨慎,在翰院中也是兢兢业业,不因自身连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