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为了房子 (第3/4页)
主流还是青铜器。姑苏城也不是没有铁剑,但很少,质量远不如淮夷以北国家生产的好。
没有趁手的工具,也不影响打造一座简陋但是能住人的竹制吊脚楼。
作为一个纺织学院毕业的文化人,打磨石斧加工毛竹,也是很科学很符合常识的事情。
“高楼大厦”建设完毕之后,李解就从名义上的“白沙村”扛把子,成为了姑苏城北方“沙野”中,算是小有实力的一个“沙野”首领。
而那座吊脚楼,被“沙野”之人称呼为“大蟹”。
问为什么?
因为吊脚楼下面养了很多家禽,主要“饲料”就是中华绒螯蟹。虽然这一刻李解穿越之前的很多同胞吃得不如家禽,但对“白沙村”的人来说,他们来“高楼大厦”这里,看到最多的东西就是螃蟹。
有螃蟹,房舍又很大,自然就叫“大蟹”。
跟文盲没什么好说的,作为一个文化人,李解绞尽脑汁,差点绞尽旦的**,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把“蟹”字改了改。
水榭楼台,他这吊脚楼也是离河不远,叫“大榭”,没问题啊。
然后文盲们又学会了一个字,跟姑苏城的大篆依然不同。哪怕再怎么文盲,“白沙村”的淳朴村民们也知道,村长李解很厉害,就是头发有点短。
能够盖“高楼大厦”,直接就把村民们给镇住了。毕竟,如此低成本的大房子,文盲们没那个实力啊。
不管什么时代,能够搞来大房子的男人,都很有吸引力。
为了防止自己的老婆偷偷跟村长啪啪啪野合,挨了一通揍的老少爷们儿,都乖乖顺顺地听李解的话。
就算现在李解想要低调,可惜实力不允许啊!
五户为一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