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考科举_分卷阅读18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0 (第3/4页)

尚仁觉得好笑似的摇摇头:“你也用不着担心,有我和高阁老在,还能让你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出事不成?不妨实话告诉你,我在兵部这么多年,你刚才一句话确实说中了我的心思,洋人带来的洋枪洋炮威力巨大,只怕他们还有更厉害的武器没拿出来,别的不管,造武器的技术一定得让咱自己人学会,不然我寝食难安!”

    听着顾尚仁的话,方长庚却不大能高兴起来,说到底这些老臣们始终觉得□□还是世界中心,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落后西方一大截,当然不会有危机感。

    无奈国内消息闭塞,看不到欧洲的先进是客观条件所限,至少办学堂的事终于有了着落,要是永淳帝能接纳他的意见派使臣去各国学习,有所见闻和收获,他就满意了。

    不知道高渊和顾尚仁在背后做了什么,总之经过各部尚书商议完善章程,编译馆顺利开办,集中人手开始编写课本,至于招生方面下了死命令,凡四品以上大臣家中有适龄儿童至少要有一个进学堂,至于师范堂需有举人功名者才可入学,结业后可留在学堂当老师,也能参加专门考试担任官职,而不必通过会试……等等诸类规定。

    方长庚并没有感到放松,因为这些举措治标不治本,要让举国上下都认识到西学的重要性,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永淳元年三月,方长庚被任命会试同考官,因接连两次恩科,今年考生数量远超以往,本着为永淳帝挑选更多年轻肱骨良臣的想法,录取人数也比过去增加了三分之一,对他们这些同考官而言工作量明显增加。

    方长庚这回累得够呛,批卷子批得眼冒金星,又不敢随意对待一份份凝结了考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