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8章 分封制和郡县制之争,开始了 (第3/4页)
继续说。”始皇帝视线望过去。 “唯。”李斯应道。 狠狠瞪了一眼打断自己的嬴成蟜,李斯继续侃侃而谈:“夫郡者,为朝堂之所属。县为郡属,一郡数县至十数县。一郡之内,设郡守,郡尉,郡监。郡守,为一郡之长,掌政务。郡尉,掌军事。郡监,掌监察。县有疑难可问政于郡,郡不决者可报与朝堂。县官郡官皆由陛下一言而定,如此,天下定矣。” 在李斯之前,这种治理方式并没有出现过。 县制是早就被提出来的,但把县归到郡里,由朝堂管辖郡,却是李斯所创。 在这之前,郡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边境用以抵御外敌的城池。 如历史上嬴扶苏流放的上郡,就是抵挡胡人所建。这种郡的范围会比一般县要大,但是地位没有县高,可以理解为半军事建筑。 第二种,郡就是县属之地。 《逸周书作雒》有言:千里百县,县有四郡。就是说千里范围内有四个县,一个县有四个郡。 不管是哪种郡,都与李斯所说的郡不同。 李斯依照分封制的上下级管理方式,和商鞅提出的县制制度,终是发明出了延续中国千余年的郡县制。 郡县制一直被后世王朝沿用到宋。 虽然中间改了几次名,比如把“郡”该成“州”,或者在郡县中间再加一级行政单位叫“道”,但都是换汤不换药,骨子里还是郡县制那一套。 元朝之所以不用郡县制而创立行省制,是为了抑制汉人发展,这里与本文无关不做讲解。 明朝朱元璋开历史倒车弄出分封制,后来朱棣起兵称帝立马削藩,最后还是往郡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