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六十三) (第3/8页)

,《离》为日。《兑》西《震》东。月在《兑》二,《离》为《震》三,日月象对。故“月几望”。《乾》、《坎》两马匹,初四易位,《震》为奔走,体《遁》山中,《乾》、《坎》不见,故“马匹亡”。初四易位,故“无咎”矣。”

    看虞翻对这句话注释穿凿出多少卦说,既有属六十四卦里的卦说,又有属八卦里的卦说(取象说法)。为解释这句话共穿凿出不相的卦说有七种,即《讼》卦、《坎》卦、《离》卦、《兑》卦、《震》卦、《遁》、《乾》卦。若包括重复的卦,共出现十四种卦说。这就是以“汉象数”之说,而产生的“象数”易学。

    苟爽也是属“象数派”人物,但荀爽的注释则不同于虞翻的那种以“汉象数”注释方法。如荀爽对所谓“初九”爻辞“虞吉,有它不燕”的注释是:“虞,安也。初应于四,宜自安虞;无意于四,则吉。故曰“虞吉”也。四者承五,有它意于四,则不安,故曰"有它不燕"也”。

    荀爽只是运用“象数”里的爻位数去穿凿附会《周易》文辞,很少用各种卦象去穿凿附会。

    再如虞翻对所谓“九二”爻辞内容“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注释。

    “虞翻曰:靡,共也。《震》为鸣;《讼》、《离》为鹤,《坎》为阴夜,鹤知夜半。故“鸣鹤在阴”。二动成《坤》,体益。五《艮》为子,《震》、《巽》同声者相应,故“其子和之”。《坤》为身故称“我”。吾,谓五也。《离》为爵,爵,位也。《坤》为邦国,五在《艮》,阍寺庭阙之象。故称“好爵”。五利二变,之正应《坎》,故"吾与尔靡之"矣。”

    这句如诗如画浅显易懂的拟人化“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