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瑜伽 (第4/6页)
道理,实践是实践。 从记事儿起家长就告诉我们别跑、慢点,谁小时候没摔过? 从小学起老师就告诫我们要好好学习,有几个能十二年间坚持不懈、大学四年依然没有放松过要求的? 从懂事儿起国家就教育我们要守法,哪年没有被判刑的? 知易行难就是句屁话。 别人的道理,能说服你、能让你无可辩驳,但这依然是别人的,不是你的。 这世上,大多数人其实都在讲着别人的道理,活着别人规划好的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用三个字来形容:且活着。 例如老秦,到上辈子的最后一刻都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干嘛,只是发现了自己这么活不对罢了。 这辈子他机缘巧合下,总算得见真我。知道“真我”想要干什么,才算从信念上认可,这才叫“知”。 由此可见,“知”有多难。 现在他发现了习惯上的不适应,再克服不适、努力改变,算是在“行”上迈出了一步。 接下来,如果他能经受住千般考验,在“行”的过程中不退缩、不迷失,并且能活到那个时候,他才算走出自己的“道”。 “好了,子鱼,和我说说,我那瑜伽哪里做的不对?” “哦。”小jiejie神神叨叨的说了好长一段: “老秦,刚才你的心态不对。你现在的心态去练习瑜伽,就是对的。” “瑜伽全世界都有人练,说对身体好,还会让人性格开朗,其实顺序错了。” “瑜伽在古印度,是婆罗门才能修习的高级功法,而婆罗门是古印度的统治阶级,号称‘梵天之口’,即创世神的神谕解读者,是神职人员。” “所以,修习瑜伽,要有宗教的仪式感,这是最根本的要求。” “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