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468 乐极生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68 乐极生悲 (第4/12页)

地‘大顺国皇帝’赵万兴呢。然而自已主动讨封呢?

    正因为人人认为那是个苦差事,谁会相信他放着子子孙孙在京享福的安乐王爷不做,偏要去做野人王?此人定是怀有异心,意图勾结蛮人造反了。只怕就连皇帝也不免会有这种念头,这才是无法得到皇帝和满朝文武理解和信任的难处。

    杨凌回京之前,早已密嘱焦芳动用可以力量开始了行动,先让一个小小的六品言官上书列举杨凌开疆拓土、前所未有之功勋。请封王爵,试探满朝文武反应。待见反对声浪不大,这才出动职衔较高地官员逐级上本。

    百官反对声浪低,是因为杨凌立的功,实在是开国之后有功之臣从不曾立国的功绩,而且他原来地功劳就够大了,想再进一步,除了封王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那位心里根本藏不住事的皇帝一点城府都没有,百官还没表态,他自已先跳出来摇旗呐喊,鼓掌叫好了。现在的朝廷……,你说还有哪个吃饱撑地管这闲事儿?

    这事杨凌回京前就已经知道了,探询焦芳,只是担心又有什么临时变化。果然。皇帝褒奖一番后,礼部尚书王华咳嗽一声,上前一步自袖中取出一道呈表,高声朗诵起来。

    进表列数皇上之德、杨凌之功,最后便是例举史上有此功勋者封王故事。请求循功晋威国公为王。这些都是官面文章,满朝文武早就明了的,于是百官轰然拜倒,齐声请封。

    按大明旧例。皇帝子封亲王,亲王子封郡王;异姓封王者只有两个功绩才有此可能,一是开疆拓土,二是挽难救国,功勋至高者。尽管如此,朱元璋所封的六个异姓王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