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第2/3页)
他平时在耕地里挥洒的汗水。 田园亲和者的天赋能够让他感知到植物的需求,缺少微量元素就施点农家肥,土壤结块就松土,甚至浇水的量都按照最科学的比例。 这几个月,他可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全都放在稻田里了,光看稻谷成熟时的状态,就知道产量肯定低不了! 一旁的杨远山跟着点头,“真要有八千斤,那咱们村肯定能过个好年啊!明年的生计也不用愁了!” 看着村民们将脱壳的水稻装进麻袋,每个都标上“五十市斤”的签,杨远山的脸色越来越差,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了。 八千斤? 怎么感觉这份量,五千斤都有点悬啊。毕竟也是收了几十年的粮食,粮食的重量有多少,看一眼差不多就能知道个大概。 这些稻米就算是带上壳一起称,也绝对没有八千斤。 称重的过程又耗费了一天的时间。 最后,看到本子上的数字时,袁建国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三千八?”指着那一串数字,袁建国的声音都变了,“你们确定没有称错?连四千斤都不到吗?” 三千八百六十四斤。 算下来,一亩地差不多就只有三百多斤的产量? 这已经不能用减产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绝产啊?! 忙碌了这么几个月,怎么最后只有这么点收成?每亩三百斤,距离袁建国的心理预期未免差的也太多了。 不过这个结果,对杨远山而言,倒是达到了他的心理预期。 “可以了,去年才三千斤,能多八百多斤已经很不错了。” 失望是有的,毕竟刚才袁建国那么信誓旦旦。 没有八千斤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