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今之变,堪比孔圣 (第3/8页)
存都很难保障呢?” 刘琏疑惑了,他说道:“父亲,总不能古时典籍记录的都是假的吧,那上古盛世可不仅仅只有《商君书》中有描述,怎么能说古时百姓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保障呢?” 刘伯温的话,显然刘琏是不信的。 刘伯温淡淡道:“琏儿,三皇五帝时期,还尚且是人力农耕的时代,铁器没有,牛耕同样没有出现,田也随我种过,没有铁器牛耕,种田有多辛苦你是知道的,你凭什么认为那个时期的普通人,就能安居乐业呢?更不要说当时的水利设施不发达,天灾造成的危害更加的严重。” 刘伯温这番话,说到底就是生产力和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 苏璟所讲述的社会变革理论,其中生产力正是核心的关键因素。 刘伯温久居在家,潜心研究,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此刻,刘琏愣住了。 种田这事,他还真的做过。 毕竟刘伯温曾经就被号称青田先生,因为不想为元朝效力,隐居青田县自耕自种生活。 当时的刘琏,虽然年幼,却也是会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种田的效率,这刘琏清楚。 上古时期,这亩产肯定是没有现在高的。 那么,为什么在记录之中,三皇五帝时期的百姓生活,是无比富足美好的呢? 刘伯温没有理会沉默的刘琏,继续道:“你看到的那些典籍记录的美好生活,都是谁记录的呢?那些所谓的百姓,到底有多少人呢?那时的社会还是奴隶制社会,被称为奴隶的人,是不是就不配被称之为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