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高中是学习委员,成绩从没下过班级前三名。 陶建国自己没上大学,一直都是他心里一个大遗憾,所以对陶然寄予厚望,陶然学习成绩极好,县重点高中的老师都认为他能考上北大清华,但是他们县高中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几率不稳定,夫妻俩商量了一下,觉得县里的师资水平还是差一些,准备把他送到市一中去。 市一中是他们市里最牛逼的高中,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至少有五六个。 1998年的2月,春节刚过,高三却已经过去半学期了,这时候转学不光麻烦,也很冒险。陶建国之所以做这个决定,是因为他年前和他那帮87年一起退伍的兄弟喝酒的时候,老六跟他说的一席话。老六交友广泛,认识不少人,其中就有市一中的一个金牌教师赵友中,带重点班,每年都能带出几十个重点大学的学生,清华北大自然也出自他手下。陶建国心里一热,趁着春节四处打点了一番,就把这事办成了。 问陶然自己的意见,陶然说无所谓。倒是刘娟有些不放心,说:“那个老六的话你也信,他自己混的什么样。” 陶建国笑着说:“老六不会坑咱们,放心。” 陶建国口中的老六,叫盛昱龙,陶然叫六叔。和陶建国的其他兄弟不一样,陶然见过这个六叔的次数不多,倒是经常听他父母提起。六叔年纪最轻,出身最好,是市里人,不过他父母对这个盛昱龙评价两极,陶建国说他最重义气,为人豪爽,刘娟则觉得他不务正业,“好好的铁饭碗不要,下海经商瞎鼓捣。” 98年,下海经商的浪潮在他们那里已经快要散去,早些年下海的那些人都有些后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