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章 长乐大帝 (第2/6页)
做得多,他长乐,百姓也长乐,其实是个好皇帝,我要做他那样的皇帝,只管让大宣长乐就好!” 梁季雄愕然道:“这是史书上写的么?” “是呀!”太子一脸正色,“史书繁杂,有不少史书上记载,长乐一朝的大瑜,能与我大宣媲美!” 真有这样的史书么? 反正正史上是没有的。 这些事情是李沙白讲给太子的。 梁季雄怀疑太子的说法,可该怎么做呢? 找礼部去史书上查证? 何必呢。 何必非得卷了新君的面子? 罢了,既然让太子自己选定,那就依他的意思,叫长乐便好。 新的年号有了,但还得给昭兴帝一个称号。 活着皇帝有年号,死去的皇帝按理说应该有个庙号。 像他这样的昏君不会有庙号,可至少要有个谥号,昏君的谥号一般逃不开“灵”、“幽”、“厉”、“愍”这些字眼。 太子认为“愍”比较合适,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艰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按照太子的意思,昭兴帝的谥号,应叫做宣愍帝。 消息刚一传出去,群臣沸腾,认为“愍”这个字不妥,在国遭忧,在国逢艰,说的好像昭兴帝生不逢时一样。 而实际上,大宣的苦难,全都是这昏君造成的。 梁季雄也觉得不妥,与礼部商议过后,改谥号为“厉”。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这简直就是昭兴帝一生的写照。 依梁季雄的意思,再把他的身份由帝降为王,叫宣厉王,非常合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