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3 (第2/4页)
现在已经是他婶婶的郑君琦合作,后来从郑家的作坊里借走了几位在修理与制造纺织车方面都比较突出的老师傅,便是何师傅和孙师傅几个。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们终于研究出新式的纺车。 这时的纺织技术并不是特别发达,像纺车便是旧式单锭的手摇纺车,效率太差,所以很多时候都赶不上一辆织布车的需求,而有了这种新式纺车,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三四倍。 当然,这也是多亏了安子然提供给他们的一个概念。 何师傅几人虽然都是老手,但是思想毕竟比较固定,有人给他们一个提醒就等于开了一扇天窗,不过新型的纺车毕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研究出来的,他们最后还是花了四五年的时间。 过程比较艰难,但是带来的收获和效益却成倍增长,如今的织心作坊早就不缺乏原料的供应,因此出产的棉布是所有作坊中最多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织心作坊已经成为大亚最大的棉布产商,就连其他国家都比不了。 正因为如此,织心作坊才会遭人惦记。 由于棉布是一种推出去没几年的新型布料,成本低,价格便宜,实用性又高,所以需求量非常大。 这种情况下,谁的棉布出产量高谁就能占领市场,所以在这个时候打响名号比较容易,然而不论大家怎么努力,织心作坊就是稳稳的走在他们前头,特别每年出产及卖出的棉布数量几乎达到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数目。 哪怕织心作坊做得再大,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每年也不可能生产那么多棉布,后来才被人发现这种效率极高的新式纺车,消息一传出去,立刻沸腾了。 不止大亚的棉商对这种新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