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第二十三章 (第3/7页)
使,应也经常在江宁。 脑中念头如闪电,张屏仍缓声陈述。 “十几年,刑部的确已将蔡府蒙难一事定为流寇所为,然府尹大人与王侍郎挖掘蔡府地下,已有重大发现。刑部关于此案卷宗,由前尚书窦方署名,但并非窦方所查,案情应另有隐情。” 谢赋一怔,片刻后再一声冷笑:“窦家不认谢某一事天下皆知,莫非还有窦家人的账要算到我头上来?!” 张屏又定住了。 “谢县丞与前任刑部尚书窦方,是亲戚?” 谢赋也定住了。 他与张屏大眼瞪小眼对视半晌,方才不知该哭还是该笑地道:“张大人真的丝毫不知谢某的身世?” 何述盘膝坐在轿前的蒲团上,从小童手中接过茶盏,淡然远眺。 “那张知县与另一人,怎的脱了衣服聊起来了?” 随侍之人道:“看服色,另一个当是丰乐县的县丞。” 杜知县打了个哈哈:“许是张大人左右奔波,有些热了。下官这便去请张知县过来?” 何述半闭双目道:“不必,如斯袒裎,定有要事,不要打扰他们。” 杜知县只得躬身领命,与众人陪何郎中一起,静观远方。 张屏与谢赋浑然未觉远处的视线。谢赋静默半晌,闭了闭眼:“罢了,反正迟早张大人也会从别处得知,下官便如实禀报大人。下官本应姓窦。先严乃定州府窦氏嫡支长子,家慈是……是……” 是数十年前,秦淮河上,最有名的歌伎燕钗,一手琵琶动天阙,王孙公子,豪掷千金,难买一曲清歌。 “窦家本商人,做钱庄买卖,那通福号钱庄,原先就是窦家的。窦家向来嫡长承家业,幼子及旁支读书。前刑部尚书窦方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