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5、第二十五章 (第5/8页)
兰珏一叹,接着道:“阳家少爷随郎今到了九江,郎家待他若自家子侄,还让他学习制瓷。但阳家有家训,阳氏子孙,只可承自家技艺。他便改回父姓曲,名泉石。” 陶与瓷看似相近,实则技艺与行内的规矩天差地别。 “曲泉石极有天赋,在郎家学习两年,便与学徒一同制瓷。他将外祖传下的制陶技艺与制瓷相融,竟渐渐自成流派。” 制陶重在泥料、器形及陶师技艺。 从前朝至今,皆尊陶器之至上至雅为茶器。 而茶器之第一,是壶。 所以,最好的陶师,是壶师,如湖上老人。 湖上老人逢难时,所作之壶大多被毁,存世甚少,今日才会价胜黄金。 而制瓷,则除了瓷土之外,釉料配制、烧造、器形,也是极重。 从淘土制胚起,到烧制出窑,每一道工序,都由专人制作,拉胚者,只拉胚;施釉者,只施釉;连切修底足、放器入钵都是专人专项,分工井然。 “九江附近盛产瓷土,九江之瓷,可为当世第一。一城一县之中,有许多瓷厂,互有竞争,各家也都有自己的绝技。如郎家当时的绝技就是配釉与施釉。釉面莹润如玉,颜色或清雅,或明艳。还能仿烧出前朝失传的名瓷。郎家的釉料方只传承继家业的子孙。” 张屏道:“那曲泉石学了没有?” 兰珏道:“一开始没有,但除此之外,他什么都学。” 从淘土开始,直至瓷器出窑,样样工序,他都学,学得极精。 “而且,他竟破了瓷厂的规矩,开始自己单独制器。” 与陶器不同,瓷器之重,乃是大器。 因为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