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2 (第3/4页)
」 歌女大为感激,清清嗓子,转轴拨弦,抚著琵琶轻吟低唱,那一首便从船中悠悠飘来,绕树三匝,如秋叶一般落到秋意云的耳边。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曲调清冷,虚浮,如同江面上的漠漠寒烟。寒烟在柳树色中盈翠,还在初春的时节中透出几丝若有若无的芳香来。 一曲末了,秋意云也来到了船边,缓缓地俯下身,看到盲渡人身上破旧的黄色袍子,袍上打著补丁,显是穿旧了的。他头上罩著帽,帽上扑满风尘,边缘灰暗。秋意云低声说道:「船家,什麽时候开船?」 盲渡人身躯一震,半晌答道:「再听两首歌吧。」 秋意云便慢慢地坐到蓬船中。歌女又盈盈地拨弄琵琶唱起歌来。那个歌女的琵琶已十分残旧,正如那名歌女也已年老色衰,眼角有著深长的皱纹,身上穿的是破旧的衣裳,嗓音也因为年纪染上几许岁月的沧桑。 所谓的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歌女用极为憔悴的声音唱著: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三年前,杨逸凤与木药激斗,最终将木药杀死,自己却也身受重伤,跌落了这条江中,幸而被渡头的老人所救。渡人家中穷得揭不开锅,要救杨逸凤,只好求助於村民。此处的村民却是古道热肠,想方设法的筹了钱,又到村外找了大夫,好歹将杨逸凤救活了过来。但杨逸凤最後仍是功力涣散,双目失明。 渡头的老人说:「村里的人如果要到外头去,只能走这条水路,如果没人引渡了,就只能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