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80 (第3/4页)
几年脱贫,然后现在又一跃成为咱们村的首富啊!”村长董其也来了,看着杨家大变样,意味深长地跟杨崇贵感慨道。 董其是董月娥的族人,辈分跟董月娥一样,但年纪跟杨崇贵相仿,不过,这次他来,可不是来叙旧的。 要致富,先修路,这话错不了。虽然现在镇上有路通往五道口村,可是毕竟是早几年修的,走得了拖拉机,走不了大货车!很影响村里那些农作物、山货的销售。村里早有修路的打算,但村民集资,还凑不够修一条能走大货车的公路,董其过来,就是为了这事,想找杨轶化缘。 董其绕了半天,才说到正题,不过,他难以启齿,杨轶却愿意慷慨解囊!经过那天晚上和父亲的对话之后,杨轶早就有帮扶村里的打算。 商量一番之后,杨轶出三百万,加上村里之前筹到的钱,还有国家的补贴,足够在原来那条路的基础上拓宽加固,修出一条新马路来。 这钱应该还有剩,而且剩得还不少。 杨轶跟董其提议,剩下的钱,用来整一整村里各家各户门口的泥路,尽可能都铺上水泥,以后杨轶开车回来,也不用小心翼翼,车速跟乌龟一样,就怕颠簸着,将车颠进沟里。 当然,这钱得有人监管着,杨崇贵反正平日里也无所事事,又满腔正义的热血,他当然得肩负起这个责任。 这些杂事无须多谈,捐了钱的杨轶倒是得到了许多村民的拥戴,村民们大多还是比较淳朴的,虽然杨家致富走在了前头,有些令人嫉妒,但杨轶没有忘记父老乡亲,这份情义,他们都惦记在心。 这不,消息传出这几天,杨家又是门庭若市,不过这回他们就不是来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