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5 (第3/4页)
今隆宠在身,亦无一丝高傲的样子,凤印由她掌管,上下均心服口服。 嫡系重振旗鼓,阁老大臣们倒也是喜闻乐见。 相比起前阵子的消极怠工、闭门谢客,最近的陆质也跟着很勤勉,日日忙得神龙见首不见尾。 平日里不爱搭理人的样子没了,见了谁都有三分笑意,简直令人春风拂面,倍感亲切。 然旁人也好理解,只道是忍气吞声这么多年,一朝冤情得见天日,换作谁,都会觉得扬眉吐气。 他在大理寺一般只待到午时便走,交际应酬多的数不清。今天约了刘大人在会香楼说话,明日又约了去年的状元,在茶楼小坐。 他还曾领头起过两场诗会,不知用了什么法子,请来两位风头正劲的大儒,一时间名动京城,豫王风雅近民的名声也传了个遍。 这样一天天的过,等到陆质给家里一对双生子过了个挥金如土的满月礼后,他终于被皇帝一道旨召进了宫。 御书房里,皇帝坐在堆满了折子的案头后,陆质跪在案头前。 他请过安便没再说话,皇帝也没叫起,屋里便安静下来。 好一会儿,皇帝才终于忍无可忍似得,从那堆折子的最上头抓起两封,摔到了陆质身上,“看看你做的好事!” 他扔的准,一封打在陆质胸膛上,一封擦过侧脸,从肩头落了下去。 金黄色面的折子是言官专用,陆质拿起来一看,署名的最前面是陆宣。 第一本折子由齐王陆宣起头,后头几乎所有的言官全都署上了名。 从拉拢朝臣到诗会上流出来的不当诗作,再到他过分奢靡的做派,陆质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参了个够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