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7/11页)

迫成了昼伏夜出之人,每夜盯着宫里宫外的动静。

    城里小童甚至编了一首曲儿:“白日龚,犹能纵;夜间王,不得藏。”说的就是龚遂和王吉。

    王吉带来的,从来只有坏消息。

    这次却不同。

    唯独这次,昌邑王脑子里嗡嗡的,不再有往日的戏谑,也没法顾左右而言他。他看见王吉手上的书简,上面封的是金漆,金漆上是帝印。前月在耳朵里扎了根的三个字,那地底里吟着俄着捂着叹着的句读,忽然破土而出,撑满了整个房间。

    王吉伏地,刘贺亲手启封,解带,展开。

    书简上就一段话:

    “制诏昌邑王:使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征王,乘七乘传诣长安邸。”

    对于身在大汉宫廷的人,无论是王吉,还是荒诞不经的刘贺,这两句话,都足够了。

    它表明两个信息:一,当今天子、汉武帝少子刘弗陵,已经崩了;二,刘弗陵无子,昌邑王刘贺将为他奔丧,然后继承大统。

    王吉是个很拧得清的人。

    几百年后,琅琊王氏能发展为名震天下的大世家,跟他这位先祖的性格,也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夜间抓人。宫里围在昌邑王身边的那些佞臣,出得宫外,犯了什么错,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不看一点情面。但是昌邑王也在其中,甚至带头冲撞,罚不了,没权力,那就当作一点儿也没看见。他绝不会像龚遂那样,又哭又跪,闹得满城皆知。

    没必要。他只想好好当个中尉而已。

    比如这次送书简。确实,有生以来,他从未奢想过自己能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