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8节 (第4/6页)
只是一个点?” 李谕说:“说不定就是这样,至少数学上可以这么处理。用不了多久,英国的狄拉克先生估计就会写出他的新论文———他在布鲁塞尔时是这么说的。” “有点意思!”冯·诺依曼说,“不过我暂时还无法接受电子没有内部结构的说法。” “要是现在什么都知道,就没意思了。”李谕轻松道。 冯·诺依曼说:“可惜我不懂实验,不然真想利用电子的衍射来测量一下电子半径,看看是不是如先生的理论推导那样。” 李谕摊手道:“目前的条件肯定做不了这么精准的实验。” 从实验的角度,用电子轰击电子,再通过散射角度确实可以推测出电子的半径。 后来物理学家就是用的这个办法去测量电子半径。但实验结果却让人瞠目结舌,异常诡异: 被测量的电子的半径,会随着轰击电子的能量大小而变化! 因为轰击的电子会传递一部分能量给另一个电子,从而导致其能量提高,粒子性变得更明显,半径就会更小。 如果要测量更精确的半径,就要用更高能量的电子轰击,半径就会更小,陷入死循环。 直到波长逼近康普顿波长这个下限。 也就是说,电子的半径无法测量得很精确。嗯,又是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原理在作祟。 所以物理学家才猜测,电子很可能作为基本粒子,并没有内部结构,或者换个更严谨的说法,电子的内部结构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的。 据此推测,电子或许就是个模糊不清的能量场。因此你要是说它体积无限大,貌似也不完全错。 这个理论可以用于解释量子纠缠:因为这两个分裂的粒子,用的本来就是一个能量场,你对其中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