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4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节 (第7/8页)



    算是在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孙大户小心翼翼看着李长安:“只是这开垦田地,兴修水利需要许多的青壮年,若是征发太多青壮,恐怕会耽误了地里的活。”

    “县中没打算征发徭役。”李长安笑笑,徭役必定会耽误农耕,关于这一点她和沈初早已拿好了主意。

    “县衙出钱出农具雇佣青壮开垦田地,县中人手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参与挖掘水渠和水库,以干活多少记工分,工分可以换田地。”

    李长安直接拍了一沓写满密密麻麻墨字的规划书在桌上。

    孙大户连同其他十几个大户和村长一起围着规划书看了许久,看的头昏脑胀。

    不过这些人还是依然梗着脖子努力扒着手指计算着他们的得失。

    这些田地并不属于他们,他们能换到的只是使用权,而非买卖权,田地的主权还是属于县衙。

    可他们有续租权,意思就是只要不随意买卖田地,那这些田地他们就可以永远免费租下去,父传子代代相传。

    无论怎么样劳动力能换取到田地都是一桩再合算不过的买卖。

    一不需要卖命流血,二不需要真金实银,只需要儿郎们多卖些力气就能换取到田地。

    在大唐,底层百姓的力气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他们有用不完的力气,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出钱购买他们的力气。

    而且不是徭役就意味着不会强迫百姓离开土地背井离乡去干活,加上按照做的活计多少计算工分,这就意味着自由和多劳多得。

    孙大户读过几年书,脑袋转的比旁人要快一些,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