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节 (第8/8页)
十斤甘蔗才能熬出一斤红糖,四斤红糖才能提纯出一斤白糖。 李长安默默给裴素送去了一千贯钱让她专心研究如何提高甘蔗亩产。 糖价格昂贵主要是贵在运输上,大唐运输不便,糖又容易受潮粘连,加上制糖技术不成熟,所以昂贵。 可对李长安来说,这些困难已经都解决了。 就地种植甘蔗,在甘蔗地边上建立工厂,制作出的糖不往外运输,直接卖给附近的村庄,这些村庄再将糖进一步加工成卤味、果酱、果脯等产品再往外卖。 至于制糖技术,大唐的制糖技术不成熟,但是裴芸的制糖技术很成熟,对于吃这件事情,裴芸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目前她已经能将馒头蒸的白白胖胖了,为此,她繁衍了七百多代酵母菌种,还自己用天然水晶手磨了一架粗略版显微镜…… 甘蔗产量高,收购价就低了,十斤甘蔗才五文钱,一亩地能卖五百文钱。 对种甘蔗的百姓来说,一亩地能卖五百文钱,已经比种庄稼卖的多不少了,麦子要缴税,那些粮商收粮一斤麦子才出三文钱,而甘蔗的亩产是麦子的十倍,还比麦子更容易种。 甘蔗进了制糖作坊,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成本,一斤红糖的成本价才三十文钱,往外卖转手就能卖五十文钱。 荆州市面上的红糖价格在二百文一斤,李长安的制糖工坊给漳县各个村子的批发价是五十文一斤,成本骤降四倍。 于是在这个秋日,漳县的各个村子纷纷开始建立作坊,制作果酱、果脯等好保存的高糖货物,再将这些东西运到江陵去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