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_第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节 (第8/8页)

期短,比起需要以年为单位饲养的猪羊和根本舍不得的牛马驴来说,鸡鸭几个月就能养大一批,还不用费心喂食,综合比较下来简直就是最好的rou类来源。

    企业投资也增加了不少,县里的铺子多了,下面村子里村合作社规模也扩大了许多。

    另外就是县衙购买部分……漳县的府库中已经堆满了粮食铜钱和布帛,有钱就要花出去,在李长安的提议下,漳县县衙正在进行重新修建,所用的砖石是统一向砖窑购买的。

    修建水渠和水库挖出来的那些土也不能浪费,李长安就组织人手就近设立砖窑,烧砖技术在唐朝已经完全成熟了,正好能将挖出来的土全都烧成砖。

    既处理了建筑废料,又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和生产产品,一举三得。

    唯一薄弱的部分就是净出口了,目前漳县向其他州府贩卖的货物都还是依靠制糖工坊衍生出来的货物。不过这个不急,等再发展两年,漳县自己生产的东西够用了自然就会往外卖东西。

    计算完了gdp李长安又开始逐个看起各个公众设施的收支情况。

    然后就更满意了。

    就连食堂也能实现净盈利,大规模采购最大程度压低了食材成本,用大锅做饭又减少了生产成本。

    目前来看支出最大的就是买盐了,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这些人都要去做开荒挖渠运土烧砖这样的重活,摄入的盐太少可不行。

    人手还是不太够。李长安捏捏下巴,叹了口气。

    受限于户籍制度和地理交通,目前漳县能吸引到的外来人口还仅限于附近的几个县。

    嗯,政策倒是可以再宽松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