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大本堂 (第4/5页)
当了皇帝后,朱元璋开始认真学习,同时格外重视子女教育。 他深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朱元璋付诸了行动,为太子朱标及诸王,请了最好的老师。 又办了一座最好的学堂——大本堂。 别说皇子们喜欢这里,就连大儒们也趋之若鹜。 里面的藏书多达万卷,全是精品! 如东晋王献之所书翰札《鹅群帖》真迹,只是用来教诸王书法所用之教材。 这幅行草法帖,若是放在市面上,千金难求。 大本堂没用几年,就因太子朱标长大,要身兼处理政务,故而迁至文华殿读书。 诸王也从大本堂离开,回到自己府第读书。 如今太子朱标薨逝,文华殿成了伤心之地。 朱元璋为了避免两位皇孙触景生情,故而重开大本堂。 “先生早!” 步入大本堂,朱允熥热情地打招呼。 在他记忆中,面前的中年夫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文三傻”之一,黄子澄。 黄子澄名湜,字子澄,今四十二岁,翰林学士。 明初的文人都流行以字行于世,也就是以字代替其名。 黄子澄木然地点点头,态度冷淡。 显然听说了朱允熥血溅东宫的事迹。 在他看来,三殿下不是个好人! 原本朱允熥的名声就不行,这事一闹,给文官们的印象更差。 在他们眼里,仁慈的君主,才是明君。 轻言杀戮的,能是好人? “三殿下早啊!” 大本堂还有一个叫李至刚的先生,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