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寇_第九十八章 陆爷有令,都砍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陆爷有令,都砍了 (第1/4页)

    天亮了。

    高邮州城上发现了城下的淮军,陆四也终是看清了高邮城——一座砖包夯土的典型古城。

    城门建于天启三年的奎楼下,高邮州的官绅士吏呆呆的看着恍若一夜冒出的“贼人”。

    “贼人是何时到的?”

    心事沉重的何知州低声询问边上最先发现贼人的一个守门火兵。火兵是城内灭火的人员,和农村那些轮流服差役的乡兵一样,都是一年一任,由负责刑法治安的通判管辖。

    高邮城面临的情况和宝应那边一模一样,在没有驻军的情况下,州衙能够动员的力量除了衙役、弓捕、巡兵外,就是那些吃公家饭的人员,如火兵、乡兵。人手仍然不够,便只能动员全城青壮。

    这也是宋代以后虚内实边政策导致的结果,此举能够防止地方坐大,保证王朝稳定。

    弊端就是一旦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军初期即便不能燎原之势向全国蔓延,也会迅速夺取起义爆发地区周边的城池。

    因为,防止地方坐大的前提就是无兵。

    除了军事重镇外,各地无不如此。当年倭寇几百人就敢在南直隶机动上千里,原因也是因为所经之处无兵,有兵也不敢战。

    理论上,明朝卫所制能够化解这种情况,可惜的是卫所制已经名存实亡,使得明明国初既实内又实边的政策继续演变为虚内实边这一传统套路上。

    “不是说王指挥已带兵去宝应了么,怎的贼人倒来州城了?是路上走岔了道?”

    同知钱大朗虽叫贼人突然来攻州城吓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