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制 (第14/15页)
关后,为了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和巩固其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了武装力量。清军主要分为八旗和绿营二种。八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由中央八旗都统衙门掌握,地方督府无权征调。八旗军分为守卫京师的“禁卫兵”和驻防各地的“驻防兵”绿营兵,主要是清军入关后收编的明朝降军和各省改编的队伍,用绿色军旗,故称绿旗兵或绿营兵。兵种有马兵、步兵和水师。在京师者为巡捕营,隶属步军统领。在各省者,有督、抚、提、镇诸标,分别由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所统辖。另外还有军标(设在四川、新疆,由将军统辖)、河标(河道总督统辖)、漕标(漕运总督统辖)等。为了加强对全国各族人民的统治,清朝统治者除将他们的基本武装力量八旗兵分别驻守在京城和各省城镇要地外,绿营兵也配合驻防,二者互相穿插交错,在全国构成军事控制网,既便于对各族人民进行统治和镇压,又便于八旗兵对绿营兵进行监视和控制。地主武装——团练展时期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清政府把可能调动的所谓精锐的八旗和绿营兵将,大部分都征集到南方战场。可是这些正规军队已腐朽透顶,缺乏作战能力,因而不得不争取汉族地主豪绅的支持,让他们在本乡本土凭借封建势力建立反动武装——团练,来参加镇压太平军。于是南北各地地主团练武装迅展,曾国藩的湘军便应运而生了。还有象李鸿章组织的淮军,左宗棠组织的楚军等。新军和北洋军时期1895年,湘、淮军在甲午战争中屡战皆败,于是清政府命淮系官僚、广西按察使胡燏棻按照西法编练新军。胡聘请德**官为教习,采用洋cao,使用洋炮,编练成475o人的新军,名为定武军。最初驻扎在天津附近的马厂,后迁至小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