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廷推(三) (第3/4页)
,何不如以鸣泉先生提出的建议为本,征求诸部、寺、局之意见,做一个大的政改方案?” 此语一出,朝廷诸臣无不点头称是。潘晟躬身奏道:“陛下,此老成谋国之言也。臣附议。” 潘晟一带头,诸尚书等重臣都躬身道:“臣等也附议。” 听罗万化这边发言完了,梁梦龙内心翻江倒海。果然先出主意的吃亏啊!他猜罗万化与他同时出班,很可能想出来的建议与他差不多——国朝定鼎以来,选材之法就保举和廷推两种,凡是修过国史的都门儿清,他罗万化要是有更好的办法,此时也不用批驳他的观点了,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尽管自己占了先手,但如今看来罗万化适才未必是谦让。等他先说完了,再视情况或批驳、或查缺补漏,得一个老成持重的评价,未必就输给他这个冒尖出头的。 更何况,皇帝今天很可能就是要看诸阁臣的表现来的,而作为首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稳重!全天下聪明人十之七八都在这朝堂之上,就某事有创见没什么了不起的——反倒是像罗万化这般,能够发现政见中的漏洞和危害,才是首辅能力的最佳体现。 好贼子,真鸡贼! 梁梦龙心里吐槽,腿却不慢,出班辩驳道:“康洲先生过虑了。要解诸般弊端,吾以为将任免之权上移即可。即侍郎可由尚书保举,但其之任免俱由内阁做主。尚书由阁臣保举,其考核任免则全由吏部奏报陛下,内阁阁臣保举之后不得与闻考核。” “至于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